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二分之一剧透 第51节 (第4/4页)
起了火光,一时间大为振奋,对身边禁军道:“陛下的计策成了,西夷那边已是一败涂地,咱们这便动手!” ??顷刻间,钟知微的命令便传遍全军,禁军们换上盔甲,像一条游龙一样,直扑乐襄。 ??两日之后。 ??其实西夷那边虽然被天子一把火烧得丢盔弃甲,台州整体却依旧算得上一块硬骨头,许多大臣都有些忧虑,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之中打下台州来,只是自门曲坡一战后,他们都学会了一件事——如果自身缺乏足够的战略眼光,在尘埃落定前,可以先对前线兵事保持沉默。 ??当然这种保持沉默的行为也不算困难,大臣们还没来得及替粮草士卒担忧,武安这边就再度迎来了一次捷报——台州归附的速度比所有想象得都要更快,陶驾等人几乎没费半点事,只是单纯地在外驻扎,西夷四族就在内讧中损伤过半。 ??当日钟知微刚把骑兵带到城下,遥遥看见乐襄城门被人打开,差点以为对方是以火光钓自己过来攻城,然后守株待兔,结果发现并非如此——扶何汸等人身死后,王游勉力支撑着下了自己作为刺史的最后一道命令,让手下人过来打开城门,献城投降。 ??事后许多王氏族人在她身边大哭:“早知如此,当初还不如早早投降得好!” ??王游闭目冷笑,那时候西夷势大,就算她不想打仗,底下人也不会同意,更重要的是,建平那边也绝不会接受——时至今日王游才明白过来,此战不是西夷要打,而是天子要打,只有将台州原本的势力清扫掉,朝廷才能从容收拾州中事务。 ??台州大捷是温晏然登基后,继北苑伏杀泉陵侯之外的第二件大事,这件事也向天下人昭示了皇帝本人坚毅果敢的性情,以及出色的战略眼光,不同于往昔将军打了胜仗之后对皇帝礼节性的溢美之词,这次战争,上至陶钟两人,下至普通的十夫长跟百夫长都很清楚,主要的功劳确实在皇帝本人身上,从提前预备下铁骑营,选陶驾为将,再到设计诱使西夷人马深入丹州,然后又欲擒故纵,刻意将西夷那边的残兵败将放归,看他们内斗,钟知微等人事后回想皇帝的布局,觉得那些计策之间,当真是环环相扣,精妙至极。 ??此事之后,许多书籍上记载了这样一行字“昭明元年,西夷举州而乱,天子亲至武安督战,以陶驾,钟知微,宋南楼分统三路,越二月,军大捷,台州全境皆定”。 ??第82章 ??捷报传至武安,朝臣们大喜过望,有些人也试探着上书,表示既然台州已定,天子可以返回建平。 ??他们的行为也并非完全是出于私心,实在是因为建平乃是中枢重地,亟需天子坐镇。 ??温晏然将所有劝她返驾的奏折留中不发,开始着手处理战后问题。 ??池仪跟见天子早睡了没两天后又开始熬夜,彼此都有些忧愁,然而面对有着正当加班理由的皇帝,又很难劝动对方多多休息——西夷虽然战败,然而马上得天下容易,但马上治天下难,温晏然此次不止自己过来,还特地带了一批文官随行,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处理战后事务。 ??许多大臣想,虽然他们总体来说赞同陛下的意见,但对于那句“马上得天下容易”,先帝应该有不同的意见。 ??后衙中。 ??批了小半个时辰奏折的温晏然站起身,松了松筋骨,机灵的宫人见状立时过来,帮着陛下按一按手臂。 ??温晏然看一眼桌上剩下的还没批复的折子,在心中叹气——为了当一个专权的强势昏君,她实在是付出了太多。 ??“随朕去外头走走。” ??后衙地方不大,但经过内官的布置,也算有点值得欣赏的景色,温晏然在竹丛边停驻了一会,又走到建在湖石上的亭子里,看了看远处的山影。 ??内侍们钦佩地想,翠竹的寓意是坚韧有节,远山则代表着皇帝心中的宏伟志向,陛下虽然不曾多言,但一举一动都有威服四海的天子之气。 ??温晏然在亭子里深呼吸——经常看一看绿色的植物,果然能让眼睛舒服许多。